德信体育News
德信体育“寻味宜城·擦亮楚都美食品牌”新闻发布会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宜城市打造楚都美食品牌的工作进展,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前不久,“襄阳好风日·最美相逢时”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襄阳分会场暨楚都美食季启动仪式在宜城市举行。宜城大虾争霸赛、楚都美食赶大集、千人品虾宴等精彩纷呈的美食活动,不仅展示了宜城特色美食,更体现了宜城人的好客热情!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省、市50多家媒体对这一盛事进行了宣传报道,迎来了宜城美食的高光时刻!
乘着大虾“火爆”的浪潮,宜城市正式拉开了“寻味宜城·楚都美食季”活动的序幕。结合我市美食有特色、有基础、有产业的优势,我们创意融合“美食+”,活化美食文化载体,推出系列活动,弘扬传统美食文化,擦亮楚都美食品牌,用“宜城味道”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将宜城市打造成为襄阳都市圈的“特色餐厅”。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宜城市打造楚都美食品牌的具体做法,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宜城美食,宣传报道宜城味道。我从四个方面介绍我们开展的工作。
一是建立推进机制。今年5月,宜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楚都美食“十个一”助力强县工程的实施方案》,建立了由文旅、商务、人社等部门和各镇(办)组成的楚都美食“十个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晰责任,营造共商共创共建共享良好氛围。二是完善行业协会。5月9日,宜城市餐饮协会正式更名为宜城市餐饮和旅业协会。并进行了换届选举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70位宜城市餐饮和旅游协会理事会员,涵盖了大型酒店、农家乐、特色餐厅、大排档等行业的经营业主,畅通了政府与市场主体擦亮“楚都美食”品牌工作渠道。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召开了宜城市楚都美食“十个一”助力强县工程工作推进会,推进“楚都美食”品牌创建,坚定了擦亮“楚都美食”名片信心、细化了推进路径。四是提升美食街区。我们正在启动“123”街区提升工程,其中有两个街区设计方案已经出炉。
荆楚饮食文化是伴随着楚文化的崛起而兴旺发达起来的。宜城是楚国鼎盛时期的都城,辞赋文学鼻祖宋玉的家乡,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宜城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千余年来,宜城人民食不厌精,在寻味之旅上不断探索创新,这些取材广泛、风味独特的宜城美食,造就了宜城风姿独具、影响深远的饮食文化。
我们正在通过多种方式使宜城饮食文化定下来、活起来、火起来。一是将美食故事挖出来。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开展了“我为楚都美食献一计”座谈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建言献策,将美食文化传承发扬;挖掘出了28道宜城菜,都是烟火气息浓郁、备受青睐的特色味道。二是将美食故事讲出来。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推介宜城美食。宜城文旅推介官频频亮相湖北省、襄阳市文博会、美食节等各种大型活动,将一道道宜城美食呈现出来。三是将美食故事亮出来。我们已制作了《寻味宜城》宣传册,创作了花鼓戏《宜城美食香飘天下》、快板《宜城美食数不尽》等脍炙人口的美品节目。同时还制作了《上春山》《楚王宴》等形象宣传片,其中《功夫大虾》宣传片由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带到湖北省文博会上播放推介。我们策划了虾王争霸赛、楚都美食季品牌活动,开设了《大厨教你做年菜》《宋小玉带您寻味宜城》等美食专栏,我们正以多元形式全面宣传美食,推动美食产业链健康成长。
接下来,新落成的楚都文化中心非遗展览馆,将以文字、照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宜城非遗美食。我们还会陆续制作美食小画册、美食地图、文创产品等亮出宜城美食。进一步挖掘各地乡土名菜,在传承乡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菜肴创新,推出更多特色鲜明的宜城菜。
我们不负其时、不背其势,已建成青创园、大虾城、高康美食街等美食集散地。今年,青创园已进驻50余家美食主体,形成了丰富的新业态美食休闲街区,成为宜城市热门饮食消费地;大虾城通过灯光提升、外立面改造和氛围营造,突显了“宜城大虾第一档”美食排档文化;宜城市高康村打造了一条楚风楚韵的美食长廊,从街区风貌、菜品味道、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统一。
接下来,我们还启动“123”特色美食聚集区工程,形成15分钟宜城美味圈。以一街(步行街)、两片区(大虾城、青创园)、三特色地(高康烧鸡公、鄂西大虾、南营鲜活鱼)为重点的美食集散地。综合宜城本地美食文化特色,通过以上举措,完成“一街·两区·三地”核心区域的文旅消费场景。
宜城市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吸引人气,近年来,我们先后在醉美莺河景区、大虾城和青创园举办了消夏美食来一季、虾王争霸赛、品虾长桌宴等特色美食活动。其中,青创园举办的美食活动就吸引了200多万人次参与。
今年,楚都美食季活动启动,宜城市举办系列“美食+”活动,创意推出戏曲唱美食、快板说美食、诗词颂美食等美食文化大餐,并将直播带货、非遗传承、美食品鉴等引入其中。同时,进行纪念品发放、产品展销、宣传推介、旅游咨询等活动。活动迎来了特色美食商家、知名网红博主、旅行社负责人、旅业代表等400多人参加,线万人打卡活动启动仪式,为宜城美食做出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与推介。
今年的楚都美食季活动会以“楚都千年韵·寻味在宜城”为主题,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目前大虾城正在进行楚都美食季优惠,将开展寻找“楚都名店、楚都名厨、楚都最美服务员”评比活动。青创园还将举办非遗巡演、趣味游戏互动和消夏美食观影系列“美食+”活动。“游在襄阳,吃在宜城”,宜城大虾正当“食”!在这里,诚邀各位媒体朋友、市民朋友到宜城市来参加活动,感受楚都古韵、品尝宜城美食。
中新社记者:宜城大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美食了,请问在楚都美食季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品尝到哪些特色美食?
王宇坤:宜城人既热情好客又善思善学,在菜品花样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菜式多样、风味独特、具有丰富地方魅力的饮食文化,挖掘了带有浓郁烟火气息色味双全的28道宜城菜,其中尤为代表的有宜城大虾、筒子骨、盘龙鳝、啤酒鸭、腊肉粑粑、糖锅烙等,宜城大虾有自己的独特口味,鲜艳的色泽、诱人的香气、爽嫩的口感,麻辣鲜香,让人垂涎。同时宜城美食也是有故事的美食。比如,宜城盘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楚成王赐名为“盘龙鳝”。条条小鳝曲卷叠盘,油黄鲜酥,味香色浓;再则古时宜城作为楚国故都,战事频繁,随军厨子怕带的肉变质,就用盐腌成腊肉,用时切成薄片,用面粉裹了煎炸吃,既方便,又解馋。后来传入民间,也称之为“腊肉粑粑”。俗话说,“二十三,糖锅粘,灶王老爷要上天”。腊月二十三是南方传统的小年,民间传说这天也是灶王爷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为了让灶王爷到天庭后说话甜一些,家家户户做糖锅烙,让灶王爷嘴上粘糖,以期来年日子甜甜蜜蜜。体现了宜城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春尝新鲜腊货,夏品宜城大虾,秋啖高康土鸡,冬食蒸笼格子,丰富的美食佳肴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和各地游客来宜品尝。
湖北日报记者:品牌的打造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推动。请问宜城市打造楚都美食品牌有哪些基础和优势,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推进措施?
巴新宇:宜城美食有基础——围绕楚菜、楚酒、楚街,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培育,如今已形成大虾城、青创园、高康美食街、楚都广场夜间美食区、楚贡酒厂等美食集散地;有特色——宜城市是襄阳地区当之无愧的美食之乡,拥有宜城大虾、炸子鸡、腊肉粑粑、盘龙鳝、筒子骨、蒸笼格子、啤酒鸭、松花皮蛋等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味佳肴,引领着襄阳地区的饮食潮流;有产业——宜城市素有农业“小胖子”誉称,是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水产品丰富、禽类养殖量大,为楚都美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基础保障。
为了让宜城美食品牌响起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将以楚都美食“十个一”创建工作为载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进、部门联动、社团协调”的原则开展工作。一是打好“食”字牌,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以美食传承创新为核心,持续开展“楚大厨”培训活动,打造更具特色的“宜城味道”。二是推响“特”字牌,持续开展展销活动,现场发放消费券,促消费、聚人气,深入推广宜城特色美食,拉动餐饮消费。三是守护“安”字牌,积极防范化解食品领域安全风险,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为宜城美食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四是打好“优”字牌,以释放消费为重点,优化夜间美食消费环境,将宜城市建设成为湖北省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良好美誉度的“美食之都”。
余媛媛:宜城美食历史源远,宜城美食有内涵、有故事、有特色。接下来的工作计划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立足于挖掘宜城美食文化,让宜城菜真正成为有味道、有故事、有流量的文旅符号,形成“楚都美食”名片。让宜城市成为襄阳地区有流量的“特色餐厅”,并以此走出湖北,乃至全国。
我们擦亮楚都美食品牌就是为了实现引客入宜,直白地说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游客来了在哪吃。宜城市正在进行“123”工程,逐步完成打造一街(步行街)、两片区(大虾城、青创园)、三特色地(高康烧鸡公、鄂西大虾、南营鲜活鱼)特色美食区为重点的美食集散地。二是解决游客来了怎么吃得好。我们正在规范宜城餐饮服务及行业标准,着力提升服务品质,培育一批楚都示范店,全面展示楚风楚韵的礼仪,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有温度、有品质的楚都美食文化。三是解决好再来的问题。第一步,宜城美食进景区。“五一”期间宜城美食首次亮相襄阳唐城,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品尝,不仅游客对宜城美食赞不绝口,而且各大景区都抛出橄榄枝想开展合作。后期宜城美食还会走进“华侨城”“古隆中”等各大景区;第二步,支持旅行社引客入宜。“5·19”活动当天,200多家旅行社来到楚都美食季启动仪式现场踩点,谋划合作。宜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已对接各大旅行社,开通景区至宜城旅游专线;第三步,投放美食广告。我们将谋划在景区、高铁站、机场人流旺盛地投放宜城美食广告,扩宽宜城美食影响力辐射范围,实现“游在襄阳,吃在宜城”的目标。
荆楚网记者:刚才市领导也提到了宜城市为创建楚都美食品牌提出的“十个一”,那么楚都美食“十个一”具体是什么?
杨海涛:我们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宜城美食的美誉度,做优做强完善美食产业链条。今年年初,宜城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楚都美食“十个一”的创建目标,从组织架构、工作内容、队伍培训、文化植入、服务标准、活动引流、硬件提升、宣传推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一是一个机制统筹发展。建立楚都美食“十个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工作。二是一套标准感受楚韵。制定“楚风”特色旅游餐饮服务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提升服务品质规范服务流程并鼓励实施。三是一支队伍提升品质。开展楚都特色餐饮行业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餐饮职业队伍。四是一桌楚菜彰显不凡。挖掘宜城特色菜肴,形成一桌“楚都宴”。五是一壶美酒飘香千年。扶持楚贡白酒和燕京啤酒,发展工业旅游,推动宜城酒产业由传统酿造向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生态养生等方向发展。六是一组故事讲好美食。讲好菜品背后文化故事,传承宜城美食文化。七是一次“亮相”激发活力。开展年度“楚都名店”“楚都名厨”“楚都最美服务员”系列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宜城餐饮水平。八是一批街区凸显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美食街区,拓展具有“楚都”特色的夜间经济消费区。九是一条线路寻味小城。绘制美食线路地图,引导游客尝遍楚都美食。十是一张名片擦亮品牌。以“一句话、一部片、一首歌、一本书”作为宜城代表性名片,彰显楚都美食魅力。我们也期盼社会各界人士为我们的宜城美食、宜城的经济建设建言献策,也热情地期待大家来宜城市做客!